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丨布茹玛汗·毛勒朵:对祖国的爱永在我心
9月25日,布茹玛汗·毛勒朵的家人和村干部、护边员一起收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直播。谷成玲摄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通讯员 谷成玲
“见到习近平总书记,我的心情十分激动。守护边境、守护祖国、守护人民,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,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事。”9月25日,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“人民楷模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·毛勒朵说。
9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,在新疆迎宾馆亲切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。83岁的布茹玛汗·毛勒朵抚摸着胸前的奖章,眼中满是激动:“当总书记跟我握手的一刹那,我的心像帕米尔高原的阳光一样炽热。一生只做一件事,我为祖国守边防。”
1961年,19岁的布茹玛汗·毛勒朵主动报名成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,从此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线上坚守。早年间,边境线无清晰界碑,她便想出“刻石立碑”的办法。六十余载,她就地取材刻下10万多块“中国石”,绵延在冬古拉玛山等边境沿线。
巡边路上,充满险阻,布茹玛汗·毛勒朵累计行进8万多公里,相当于绕赤道两圈,其间还多次救助冻伤、摔伤的巡逻官兵,成为边防战士心中的“母亲”。如今,她年龄大了无法再进山巡边,却始终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。
“过去护边靠双脚和赤诚,现在边防设施越来越现代化,道路通达、房屋明亮,各族儿女安居乐业。”布茹玛汗·毛勒朵感慨道,这份安宁与繁荣,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,“我从心底里对中国共产党表示感谢,对祖国的爱永远在我心中。”
现在,布茹玛汗·毛勒朵的家人、乡亲陆续接过护边接力棒:儿子儿媳、女儿女婿成为第二代护边员,孙子也穿上警服驻守边境派出所;吉根乡萨孜村护边员队伍逐渐扩大,爱国守边精神在帕米尔高原代代相传。
2021年,大学毕业的李雅轩来到吉根乡工作,主动申请到布茹玛汗·毛勒朵家的“爱国戍边馆”当义务讲解员。“第一次走进馆里,我就被深深震撼。”李雅轩说,馆内的勋章、证书、奖杯、绶带、“中国石”和巡边时用过的器具等展品,不仅记录着布茹玛汗大妈的护边历程,更承载着她朴素而坚定的家国情怀,让人充满敬意。
吉根乡党委副书记陈里意介绍,这些年,党和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等政策,让吉根乡发展得越来越好,护边员生活水平、巡边护边条件不断提高。我们通过传承爱国戍边精神,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家园的力量。